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 ,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 ,通过添加客服微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是冀教版。
冀教版是指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而且冀教版相对内容困难一些,重视让学生经历观察 、操作、推理、想像的过程 。
1 、教科书一般都要经过教育部门审定 ,经过试用、修订,然后推广使用。中小学教科书一般强调规范、标准和统一。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则允许有多种形式,除统编教材外,还可有自编教材 。
2 、教科书在编排结构上层次分明 ,按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内容,便于学生逐步、系统地接受和掌握知识。高等学校的教科书一般还列举和推荐相应领域的重要文献,提供丰富的书目信息。
3、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 、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教科书的最大作用。
好书推荐手抄报 简单漂亮五年级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11-4-4 19:59 提问者: 熊奕柯 | 浏览次数:13575次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删除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不登录也可以回答
参考资料:
推荐答案 2011-4-4 20:33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 、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 ,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 ,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 ,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 、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
(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 ,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 、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 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事例 ,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 、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 、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 、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
而摩天轮、穿梭机 、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 ,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 ,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 ,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 、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 。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 ,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 ,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 ,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 ,在全班进行讲评 。
4.学习例题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 ,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 ,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2.第6页2题。
3.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 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欣 赏 设 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 、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 ,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教学准备:幻灯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 ,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 、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 、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 、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 、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 ,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 图案2
图案3 图案4
对称 、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 ,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 ,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教学准备:
课件 、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 、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 ,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 、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 ”7题。
1、 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
三 、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 ,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
四 、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 ,全班展览。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练习课
1 2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
课题: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
2 、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 。(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 ,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 ,18÷1=18,18÷2=9,18÷3=6 ,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 ,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 、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 ,3,4,6 ,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 ,2,3,4 ,6,6,9 ,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 ,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 ,而最大的一定是( )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 、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 ,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 ,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 、4、6、8、10 、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 、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 ,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 ,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 ,2,3,……倍)
5的倍数有:5 ,10,15,20 ,……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 、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提问 。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
二 、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 ,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 ,2,4,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 ,3,4,11 ,14,20,23,24 ,28,31,401 ,826,740,1000 ,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 ,奇数 、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 ,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 、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 。(要求:两位数。)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 、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都是5的倍数 。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②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 ,431,490,545 ,543,709,725 ,815,922,986 ,990。
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 ,80,275,320 ,694,720,886 ,3100,3125,3004 。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 ,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 ,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 ,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 、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 ,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 、5的倍数的特征 ,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 、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 。
生3:另外 ,像60 、12、24、27 、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 ,学生人手一张 。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 、自主探索 ,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 。在学生的活动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同桌交流后 ,再组织全班交流 。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 ,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 ,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
师:十位数加1 、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 ”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 ,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 、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 、6、9、12 、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实际上3、6 、9、12、15 、18等数都是3的倍数 ,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 ,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
2 、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 、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 ,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全班交流 。
2 、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 ,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 、13、7、5 、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 ,下面的这些数(4、6、8 、9、10、12 、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 。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 ,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 、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
二、动手操作 ,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 。)
去哪里下载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电子版
五年级阅读推荐
图画书推荐
1.《团圆》余丽琼/文;朱成梁/图;明天出版社
2.《桃花源的故事》[日]松居直/文;蔡皋/绘;唐亚明/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3.《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日]佐野洋子/著;唐亚明/译;接力出版社
4.《铁丝网上的小花》[意]克里斯托夫·格莱兹,[意]罗伯特·英诺森提/著;[意]罗伯特·英诺森提/绘;代维/译;明天出版社
5.《极地特快》[美]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著;杨玲玲,彭懿/译;新星出版社
6.《雪花人》[美]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文;[美]玛丽·阿扎里安/图;柯倩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7.《园丁》[美]萨拉·斯图尔特/文;[美]戴维·斯莫尔/图;郭恩惠/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8.《公园里的声音》[英]安东尼·布朗/文·图;宋佩/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整本书推荐
1.《西游记》吴承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三国演义》罗贯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城南旧事》林海音/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4.《呼兰河传》萧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5.《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6.《周末与米兰聊天:赛里斯的传说》程玮/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7.《腰门》彭学军/著;吕秋梅/绘;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8.《丛林之书》[英]吉卜林/著;文美惠,任吉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英]内斯比特/著;任溶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柳林风声》[英]肯尼斯·格雷厄姆/著;杨静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战马》[英]迈克尔·莫波格/著;李晋/译;南海出版公司
12.《彼得·潘》[英]詹姆斯·巴里/著;杨静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下载并安装智慧中小学APP,点击查看>>>智慧中小学app具体操作教程。
2 、打开智慧中小学APP,点击学习拉到最下方 ,点击教材,进入教材专区。
3、依次选择"学段""学科""版本""年级",即可下载教材。
4、在教材专区点"右上方箭头" ,即可查看离线教材 。
关于“河北承德滦平县教科书是啥版本五年级科学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飞莲]投稿,不代表天才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capp.com/zlan/202509-5098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天才号的签约作者“飞莲”!
希望本篇文章《必看教程“微乐龙江麻将怎么能赢”其实确实有挂》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天才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