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 ,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
一、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有哪些方式
1 、脚本开挂:脚本开挂是指在游戏中使用一些脚本程序,以获得游戏中的辅助功能,如自动完成任务、自动增加经验值、自动增加金币等 ,从而达到游戏加速的目的。
2 、硬件开挂:硬件开挂是指使用游戏外的设备,如键盘、鼠标、游戏手柄等,通过技术手段,使游戏中的操作更加便捷 ,从而达到快速完成任务的目的。
3 、程序开挂:程序开挂是指使用一些程序代码,以改变游戏的运行结果,如修改游戏数据、自动完成任务等 ,从而达到游戏加速的目的 。
二、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的技术支持
1 、脚本开挂:使用脚本开挂,需要游戏玩家了解游戏的规则,熟悉游戏中的操作流程 ,并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以便能够编写出能够自动完成任务的脚本程序。
2、硬件开挂:使用硬件开挂,需要游戏玩家有一定的硬件知识 ,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游戏外设,以便能够正确安装和使用游戏外设,从而达到快速完成任务的目的。
3、程序开挂:使用程序开挂 ,需要游戏玩家有一定的编程知识,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编程语言,以便能够编写出能够改变游戏运行结果的程序代码,从而达到游戏加速的目的 。
三、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的安全性
1 、脚本开挂:虽然脚本开挂可以达到游戏加速的目的 ,但是由于游戏开发商会不断更新游戏,以防止脚本开挂,因此脚本开挂的安全性不高。
2、硬件开挂:使用硬件开挂 ,可以达到快速完成任务的目的,但是由于游戏开发商会不断更新游戏,以防止硬件开挂 ,因此硬件开挂的安全性也不高。
3、程序开挂:使用程序开挂,可以改变游戏的运行结果,但是由于游戏开发商会不断更新游戏 ,以防止程序开挂,因此程序开挂的安全性也不高 。
四 、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1、添加客服微信【】安装软件.
2、使用开挂游戏账号,因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游戏行为 ,避免被发现。
3 、尽量不要使用第三方软件,通过微信【】安装正版开挂软件 ,因为这些软件第三方可能代码,会给游戏带来安全隐患。
网上有关“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快乐数学大班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 ,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 :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
活动准备 :
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 ,加法若干张,口述5张。
2、抢答器(鼓 、腰鼓、锣)三个,统计牌一个 ,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各一张。
3 、水果卡片若干,礼花一个,胜利、失败、欢快的音乐各一首 。
活动过程 :
一 、引题
1、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 ,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大声的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2、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个方队 ,贴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队,欢迎你们!贴有唐老鸭的是唐老鸭队,欢迎你们!贴有小熊的是小熊队 ,欢迎你们!米老鼠 、唐老鸭、小熊都很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
1 、师:第一关:必答题。三个方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 ,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水果。答错不奖励也不惩罚 。但要自己独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选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贴到自己队的英雄榜上。看那一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现在请各队的一号选手答题 。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 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 幼儿:3 3=6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 ,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奖励。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 。
2 、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
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 。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记录纸和笔 。
学具: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笔人手一支。
(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 ,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 、快乐碰一碰 。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 ,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 ,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 。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 ,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
2、操作活动 。
填空格。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分合式填空格。
帮瓢虫找花 。观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请你连线帮瓢虫找花。
给邻居涂色。观察楼房里居住的动物 ,请你用相同的颜色给他们的邻居涂色 。
看算式填空格,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
对能独立思考 ,按要求认真书写的幼儿给与表扬和肯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会算了6以内的加减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经过几番尝试还逐步明白了:不论是你碰别人,还是别人碰你 ,都要小小心心地碰,轻轻地碰,柔柔地碰 ,才能不碰疼,才能碰得舒服,碰得快乐 。当然,自己还可以想出别的方法:你说碰碰小鼻子 ,我说碰碰小指头……这些更是让孩子们感到和朋友碰一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一个主线,一音乐贯穿着堂课 ,使课堂有趣而又生动,使幼儿真正的玩中学,学中玩。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3一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 ,学会看整点 。
2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每人两颗针 。
2、幼儿人手一个钟。
3、幼儿睡觉时间和。
三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活动 。
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 ,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二)观察钟面师:出示一些钟 ,请小朋友仔细看。
幼:形状不同(圆形、方形),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红色,**) 。
师: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的呢?
幼:都有两颗针 ,钟面上都有数字。
教师跟幼儿一起读出1、2、3 、4、5、6 、7、8、9 、10、11、12.原来钟是由从1到12这些数字围成的。看看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
幼:按顺序排列的一个圆圈 。
师:这两颗针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长 、一根短。
师:长的针叫分针,短的针叫时针,今天我们先认识分针何时针 ,看看这两根针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请你们看看这两根针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 。(师拨动钟)幼:1至12的方向。师:对了,这样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针兄弟就是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的转动的 。
(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操作钟表分针走一圈 ,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四)认识整点,开展游戏 。看钟的时候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 ,就表示(几点了)(五)快乐时钟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钟面,认识了时钟,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快乐时钟游戏好不好?
幼:好师:说明要求,这是什么针?
幼:时针。
师:这是什么针?
幼:分针 。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两颗针。
师:我们一起玩 ,左手拿时针,右手拿分针,开始了 ,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1点呐。
师: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2点呐。
师:师幼一起玩到12点整 。
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玩,让其他小朋友猜几点。
师:好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今天我们轻松地认识了整点,(六) 、幼儿操作、巩固整点:
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 ,请每个小朋友上来拿一个你喜欢的时钟,我说时间,你来拨 。6点整 ,我来看看你们拨对了没有,小朋友也可以相互看看他拨对了没有。
师:好,小朋友都对了 ,早晨6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起床。
师:下面8点整,8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上幼儿园 。
师:再拨11点整,11点我们又该怎么样呢?
幼:洗手吃饭。
师:请小朋友把钟放上来,原来小朋友生活都是有规律的 ,都知道几点该干什么。可是前几天,有个幼儿园组织去春游,老师要求下朋友今天晚上9点钟睡觉 ,明天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到幼儿园 。可是在出发时却发现少了聪聪小朋友,是什么原因呢?
幼:生病了 ,睡懒觉。
师:他没有生病,对了,原来聪聪昨晚10才睡觉 ,8点钟才起床。他能不能去春游啊?
幼:不能 。
师:所以小朋友们要珍惜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小朋友都会认识整点 ,老师再拨一个时间,9点半,小朋友认识吗?
幼:不认识。
师:这是9点半钟,等下节课老师教小朋友认识半点好不好。
师:好请小朋友去休息 。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4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对大班幼儿的小朋友来说 ,1到10的数字都是认识的,但是对1到10的相邻书来说不是很了解,为了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以此来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学习10以内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大1小1的关系 。2 、愿意参与活动,大胆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思考和操作过程。3、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情景创设,了解相邻数;
二 、按序画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三、填写相邻数 ,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四、快乐出行,巩固相邻数之间的的概念 。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幼儿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整个活动过程富有趣味性,幼儿都跃跃欲试 ,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 ,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在活动中,有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 ,就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经验,在活动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但在本节课的有的环节中 ,我可能强调的少了点,幼儿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进行找相邻数了,因此有的幼儿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打开 ,所以也会导致个别幼儿没有答对的可能。
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育中,应多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学数学的方法及创新的意识 ,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 ,学中乐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5活动目标
1、观察分析搬家的过程,通过猜测 ,推理发现搬家的规律。
2 、喜欢参与数学游戏,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教具图书一套,记录纸一份 。
活动过程
一、快乐搬家(意图: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引导幼儿找出隐藏的规律)
T:今天有10个新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了 ,让我们来欢迎他们吧。(出示10个儿童的形象)
T:你有什么方法能够很快的记住这10个朋友呢?快来想一想。(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能够根据幼儿的发现及时抓住特征)
小结:原来你们都是运用了找不同的方法来记住他们的,我今天也有一个好方法来记住他们,那就是用了数字编号 ,可以很快的记住他们 。
T:10个孩子今天要来玩一个搬家的游戏了,现在我们和他们一起来搬家吧。(操作立体教具,引导幼儿观察)
观察一:老房子有几层?有几个房间?新房子有几层?有哪些房间?
观察二:1—10号的孩子分别在哪个房间里?
观察三:老房子里有什么?新房子里有什么?
T:几号朋友先搬到了新房子里 ,他到了哪个房间?然后又怎么样了?
每次搬家的提问注重引导幼儿猜测,推理出几号朋友搬到了新房子里?搬过去以后还会怎样?有什么规律?
T:有谁能够发现藏在搬家游戏里的秘密?看看谁的眼力最厉害?(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小结:我们看到这10个孩子在搬家的时候有很多规律,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引导幼儿在观察搬家过程 ,继续推理出规律)
T: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说说你的理由?
规律1: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间隔搬过去 。
规律2:每次到了老房子第四层的第一个房间以后就搬到新房子去了。
规律3:数字从10往前倒数。
……
二、逆向搬家(意图:通过逆向搬家过程中再次进行大胆的推测)
T:刚才搬家的时候你们发现了很多秘密,现在我们让朋友们再搬一次 ,看看是不是这样?你还可以找一找还有什么秘密藏在里面?
再次重现搬家过程,引导幼儿再次观察和验证 。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6活动目标:
1 、正确感知6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游戏以及操作练习活动,复习6以内的组成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以及正确性 。
活动准备:
教具:6以内的数卡以及5以内的加减算式。
学具:幼儿用书第一页 ,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 、复习6以内的组成。
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是哪几种分法?
2、师生共同玩“碰数”游戏,巩固复习6以内的组成 。
游戏2-3遍后,可更换数字“6”“4 ” ,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包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3、复习5以内的加减。
4 、游戏:开快乐火车 。
鼓励幼儿快速报出算术卡片上的得数。
二、操作活动。
看分合式,填空格 。
三、活动 。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整洁 、正确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
活动刚开始 ,幼儿注意力有点分散,这也许是刚开学的原因吧,不过后来在玩“碰球”游戏时 ,幼儿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上来 。
操作活动时,幼儿做的很认真,不过坐姿有点不好 ,有部分幼儿的头太低,另外有一个小朋友尽然趴在桌子上做作业,很多幼儿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改正过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 ,我通过让幼儿玩一玩、算一算、找一找等方法练习了6以内的组成,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加深了6以内的组成,以及复习 、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另外在今天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表现的很认真 ,能积极参与活动,情绪愉快,连平时能力较弱的孩子 ,如蒋锦泺、沈嘉翮等幼儿也主动参与了活动 。操作练习时,大多数孩子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作业,有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小朋友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作业。同时 ,也出现个别孩子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有待以后的引导。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7活动目标:
1.感知许多物体(或图形)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2.尝试运用等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
3.喜欢等分物体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学习二等分并能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难点: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各一 、实物
学具准备: 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人手一份;长方形、心形、十字形 、五边纸形片人手一份;剪刀、小碟子;桔子、饼干 、四季豆、荷兰豆若干;红枣、花生仁若干
活动过程:
一 、以游戏引出课题
今天爸爸妈妈们来了,我们请他们吃西瓜好不好?(玩“切西瓜” ,老师请双数的几位幼儿围圆圈) 。教师扮演切西瓜的人,从圆圈的正中间穿过,一边走一边说:“切,切 ,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二。 ”我把西瓜分成了多少?
二、学习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1.感知二等分
(1)教师出示教具“红、绿圆片” ,把两个圆片叠在一起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两个圆片一样大” 。
(2)教师将红色圆片沿中线分开,并与幼儿一起比较分成的两份的大小。得出结论:一个圆片可以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这种方法叫做二等分。”
(3)幼儿操作学具“黄 、蓝圆片 ”感知二等分 ,将其中一个圆片进行二等分 。
2.了解整体大于部分
(1)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和绿色圆片进行比较,区别大小。告诉幼儿没有分的绿色圆片是整体,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是部分。
(2):整体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 ,反过来,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体小,而且正好是原来那一份的一半 。
3.图形二等分
(1)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能等分?(幼儿讨论) ,请小朋友想办法把这些图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可以相互轻声讨论。
(3)在展示板上展示出幼儿能等分的图形。
(4)和幼儿一起检查、反馈幼儿操作结果 。
4.生活中等分的运用
师:“我们知道了有的图形能等分 ,有的不能等分。生活中用过等分吗?”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三、家园互动,运用二等分迁移经验,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
师:“为了招待爸爸妈妈们 ,今天食堂里准备了好多菜,请大家帮忙把食物二等分,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二等分 ,分好后给爸爸妈妈检查一下。
2 、幼儿自由选择小组操作活动。
第一组:剥桔子、分饼干,进一步感知物体的二等分现象
第二组:把豇豆、荷兰豆剪成一样长的2段,感受长度的二等分 。
第三组:把红枣、花生仁分成数量一样多的两份 ,感受数量的二等分。
3 、交流,收拾学具。
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二等分的,什么东西可以二等分 ,并动手尝试一下 。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8活动目标:
1.继续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初步理解一天活动中的时间顺序。
2.能够根据所给出的时间在钟面上添画长针和短针。
3.细心地检查自己的作业 。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幼儿园的一天”生活活动,时间 ,PPT,时钟的样图。
学具:人手一只小闹钟,人手3份操作材料 。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一天的生活 ,并和钟面时间匹配。
有个小朋友,她的一日生活很快乐,我们看看她做了些什么 ,她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为“幼儿园的一天 ”排序。
1.出示打乱顺序的,邀请个别幼儿上来将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顺序进行排序 。
谁能按时间的顺序把放到合适的位置?
2.集体检查排列的结果,并进行讨论。
3.将时间和活动事件进行匹配。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分别是几点呢?请把时间和活动对应 。
二、练习拨时钟并且画相应的钟面。
1.教师报出其中几个时间请幼儿用小闹钟拨出相应的时间。如9∶00 、2∶30 。
2.知道下午时间的阅读方式和由来。
为什么下午的时间写成这样呢?因为一天有24小时 ,钟面上却只有12点,于是短针要转2圈才是一天,所以过了中午12点之后 ,短针就开始转第二圈了,于是我们把下午的1点读成13点,2点读成14点,3点读成15点 ,直到夜里的0点,这样才算走完了24小时。
3.学习制作钟面 。
这里画了几个钟,没有长针和短针 ,你能上来“画”出相应的时间吗?
4.讲解12点的“画”法。
12点时长针和短针都指向数字12,两根针重合在一条线上,所以我们要画清楚长短针的箭头。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拨闹钟记录时间 。
2.为时间和钟面匹配连线。
3.根据看时间画钟面。
四、评价活动
第一 ,老师在教孩子时间时,还是用12小时的计时法比较好 。在活动中,可以告诉孩子下午3点也可讲成15点 ,不一定要掌握。第二,“拨钟 ”环节可以放在后面操作。第三,教师提供的操作单就一定要规范如 ,应该在框内写 。第四,画钟面时,幼儿画两针的长短控制不住。除了自由拨钟记录这个操作活动外,另两种操作材料可以就用这两种:1.看时钟记时间。2.看时间画钟面 ,减少过多的作业量,缩紧时间 。第五,如果大班3张作业老师都要求完成 ,可以不跑组,如果有提高的内容,还是要跑组 ,教师可以选择使用,不要每次都不跑组,可以偶尔选择。
初中数学学生论文 ,有关闹钟的
目标:
1 、感知物品的体积特征,并根据此匹配合适的包装盒。
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发展空间知觉 。
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3页《装在哪里最合适》
2 、一双球鞋、一个小闹钟、一个羽毛球排以及它们匹配的盒子 ,另准备一只盒子,以产生干扰作用。
过程:
一 、准备生日礼物
1、小乌龟的生日到了,朋友送来了几样礼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2、出示一双球鞋、一个小闹钟 、一个羽毛球这些实物,小动物们要把这些礼物包起来 ,送给小乌龟,你们说说装在哪个盒子里最合适。(出示准备好的盒子)。
3、幼儿猜测,当产生分歧时 ,教师进行实际演示 。
二、装在哪里最合适
1 、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3页。有的朋友送给小乌龟的是这些生日礼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2、看看左边每样物品的样子,说说装到右边哪个盒子或包里比较合适 。
3、请幼儿在纸上用线把每样物品和合适的包装盒连在一起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连。
4 、当幼儿发生分歧时,可引导幼儿讨论装在哪里最合适。如幼儿会认为比萨饼既可以装在比萨饼盒里,也可以装在蛋糕盒里;小火车玩具既可以放在长扁盒里 ,也可以放到绿色长方体盒子里时,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目测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 、厚薄、宽窄等特征,据此作出正确的判断 。
三、活动延伸: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试着操作思维数学A册第三页《黑板排列》。
大班数学教案
(1) 我的小房间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东西 ,有活泼的洋娃娃,有漂亮的玩具,有美丽的小花,有经典的童话书 ,有一个大大的书柜,书柜的上面有一个微波炉……可是这些东西我并不是很在乎,我只喜欢床头摆的一个小闹钟。
这个小闹钟十分的可爱 。它的外形是一个机器猫 ,天蓝色的身子,显得机器猫十分的肥胖,一双白白的大眼睛下面 ,长着一个红红圆圆的大鼻子,一张弯弯的嘴巴总是冲着你笑,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 ,十分可爱。机器猫的肚子里是一个大表盘,12个彩色的数字均韵匀地刻在了表盘的一周。表盘里住着四个兄弟,时针是老大 ,分针是老二,秒针是老三,定时针是老四 。四个兄弟里,走的最快的是老三 ,只要它转动一圈,老二才动一下,老二已经走了一圈 ,老大才动了一下,它们三兄弟就这样有规律地在表盘里相聚 、分散,不知疲倦、日夜不停地在机器猫的肚子里转来转去。老四最小也最懒 ,只有你转动发条时,它才很不情愿地慢慢地挪动一下,如果你不调动它 ,它就一动不动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懒虫起床,懒虫起床……”小闹钟又像往常一样,催我起床 ,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看了看表,才6点20。我还想再睡一会儿,便把头蒙在被窝里 ,可我听见小闹钟那急促的滴答滴答的声音时,我仿佛想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我便揉揉眼睛 ,起床了 。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闹钟就这样时时刻刻提醒我要爱惜时间 ,遵守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它是我朝夕相处的知心朋友 ,陪伴我走着漫漫的成长之路。我喜欢你--小闹钟 。
(2)朦胧中,我乘着时光列车001号,前往50年后的高淳。
列车到站了 ,我下了车,就开始寻找我的母校――高淳县实验小学。经过四处打听,我来到了母校 。我踏进校门,啊!学校比以前更美丽了!大道两旁的水晶花坛晶莹剔透 ,在阳光下显得五彩缤纷。花坛里的花儿绚丽多彩,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 、秋天的菊花、冬天的腊梅……都来了,开得特别旺盛。走进教学楼 ,来到了教室,啊!我惊呆了,黑板变成了大荧幕 ,讲台和课桌上都放着高科技电脑 。原来,老师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题目、板书,就会立刻显示在荧幕和学生的电脑上。学生答完题 ,就会自动批改 、亮分。教室里的卫生也不用自己打扫了,全包给机器人了 。别看这里的一切都是全自动的,可学生们一点儿也不懒 ,个个都是尖子生。
参观了学校,我就要去看看我的家了。我的家住在一座500层楼的第389层。啊?这么高?你也许会问 。我在别人的指导下,进了一个玻璃舱,按下“389层 ” ,转眼间,“呼”地一声,我就站在家门口了。门口的电子屏幕上显示:您好 ,甜甜主人,欢迎回家。我打开门,机器人“依依”立刻迎了上来 ,说:“主人,有什么吩咐吗? ”我说:“带我参观一下吧 。”于是,我们先去了厨房 ,这儿是全自动的,我按下一个钮,突然 ,一杯奶茶出现在我面前了。好喝j接着,我们去了卧室,哇!这里有一张自动升降的超级软床,躺上去就像陷了下去似的。头顶有一盏可以随意调色的“彩虹灯” 。然后我们又去了书房。书房里的布置十分雅致 ,书桌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后面是一个大书橱。想要什么书,只要隔着书橱的玻璃点一下 ,那本书就会自动地“出来” 。够神的吧!
“叮铃铃…… ”闹钟响了,原来是一场梦啊!但是,我相信 ,只要人人都努力,这一定会变成现实的
数学小故事闹钟300字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 、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 、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 、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 、桌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白雪公主》故事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测量兴趣。
引入:春天到了 ,白雪公主想把小矮人的家打扮一新,但是她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二、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地砖,探索正确测量的方法 。
1 、引导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家里铺上地砖 ,怎样清楚的告诉瓷砖厂的工人地砖的大小?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 ,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
三 、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床,探索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 ,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 、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
四、活动延伸:
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 ,积累测量经验。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 ,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 、探索、发现在自然中数列中一个数与其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X比X多一,X比X少1" 。
活动准备:
1 、教学挂图(一)中1~10的数卡,教学挂图(二)中1~10的竖长条点卡。
2、新房图(见附图一) ,实物卡,点子印章,铅笔。
3、幼儿用书第24页《空缺处填什么》的材料;按标记排列数卡或点卡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二) ,幼儿用书第1 、3页的点卡和数卡若干;"小动物的家"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三),记录单(见附图四) 。
活动过程:
1、感知小动物的新邻居。
引导幼儿观察新房图。这是那些小动物的家?它们分别住在几号房?
引导幼儿认识2的相邻数 。
教师:小狗住在几号房?它的邻居是谁?它们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的前面是几号房?2号房后面的是几号房?
师幼讨论: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
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述: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怎样?2比3又怎样?
2、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1~10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相应的数字。
引导幼儿观察5的点卡 ,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
教师:图上有几个点?5有邻居吗?它的邻居是谁?
教师:和5靠的最近的是几和几?5比4怎样?5比6又怎样?
教师:数也有邻居,数的邻居我们称它们是相邻数 。
组织幼儿讨论:一个数有几个相邻的数?是两个什么样的数?
教师;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教师: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与7相邻的数?
师幼共同: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数比大1 ,前一个数比它小1。
3 、了解2~9的相邻数 。
游戏"举卡片"。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老师报一个数,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卡片中寻找并举起与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的数卡(多1的数与少1的数)。
4、幼儿操作活动。
完成"找朋友" 。(2组)数数中间是几?在它前后的空缺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实物,并说说"几比X多1,几比X少1"。请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应的点数 ,说说它比前面的数怎样,比后面的数又怎样?它的朋友是几和几?
完成"按标记排列数卡或卡点"。(1组)根据标记把数卡或卡点在红旗后面排好,排好后读一读 ,说说卡片是按顺数还是倒数的顺序排列的 。
完成"小动物的家"。(1组)看看每幢房子有几层楼,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房间,在记录单上用数字表示 ,最后说一说每个小动物住在楼房中的第几层第几间。
大班数学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统计方法,认识统计表 。
2.能够分类记录"10"以内农场里的农作物和动物数量。
3.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动物、农作物ppt,动物统记表ppt ,农作物统计表1份 。
2.学具:农作物统计表每小组一份,每人一份种子 、种子统计表作业单每人一份;4个篮子里装有花生、红豆、黄豆种子(数量在10以内),一次性杯子每人三个、笔每人一支 ,农庄小小统计员奖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动物入住农场,探索统计的方法。
1.设置情景,"有许多小动物想入住梦幻农场,农场工人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一分 ,记一记 。"
2.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出示动物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统计表。明确统计时要找到相应的标志,在它对应的格子里记录数字。
3.师幼共同完成动物统计表 。
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 ,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1.幼儿观看菜园PPT,尝试记录农作物数量。
2.小组分工合作记录农作物数量 。
讨论:有什么方法把这么多农作物又快又对的记录下来?教师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记录农作物。
小组商量,幼儿自主选择统计的农作物。
观看ppt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 ,交流分享记录的方法 。
3.小组合作统计菜园里的农作物。
4.师幼共同检查每组统计情况。
三 、独立完成种子统计师:小统计员们,你能一个人独立的统计农庄里其它物品吗?那我们挑战一下吧!统计的又对又快、细心认真的小朋友活动后将颁发"农庄小统计员"奖牌 。
1.幼儿查看各样种子。
2.教师提出比赛的要求。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
幼儿对种子进行分类和统计。
4.自主评价统计表、颁发奖牌 ,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4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游戏,但如果让幼儿把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字联系起来 ,幼儿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与指导和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 、配对、比大小等小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又是容易找到的材料,从中挖掘数学学习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 ,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学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
2 、通过猜数游戏 ,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4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 ,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2、难点: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 、敏捷性 。
活动准备:
扑克牌若干副,PPT、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和孩子们一起熟悉各种花色和形状等。
1 、看PPT,引入活动 。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魔术师 ,他叫刘谦,曾经在春晚为大家表演过魔术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干什么?(玩扑克牌)
(2)扑克牌上有些什么呢?(数字)那除了数字 ,还有什么呢?(图案)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黑色)
2、教师出示一副扑克牌和孩子们共同认识。师:扑克牌上都是些数字几呢?又有些什么图案呢?(梅花 、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除J 、Q、K,都是按数字1—10来排列 ,每副扑克牌都有两种颜色和四种图案。
二、魔术游戏:猜猜少了那个教师:接下来老师也想学学刘谦变魔术,和大家一起玩个魔术游戏,你们想玩吗?
1 、介绍游戏方法:幼儿从五张牌中任意抽取一张 ,教师说出抽掉的牌。
2、教师准备5张牌(1—5)和(6—10),请幼儿任意抽取,教师观察牌面后说出答案 。
3、请幼儿猜猜老师为什么会猜对。
4、小结:在这些牌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5 、教师出示1—10的扑克牌,请个别幼儿任意抽取 ,猜猜抽掉的是什么 。
三、分类游戏教师: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样色。那我们还可以用扑克牌来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想不想玩?(想)
1、按颜色分:老师给你们每桌准备了一些牌 ,请你们一桌的小朋友一起把牌分到2个盘子里。想一想怎样分?
2 、幼儿进行操作 。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3、按图案分:老师还想让你们把这些牌从2个盘子分到4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呢?大家想一想。
4、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四 、排序游戏
1、我发现我们大八班的小朋友很能干,一下子就把桌子上的牌按不同的颜色分成了两份 ,按不同的图案分成了四份,可是它们每一份还想来排排队,怎么办?
2、看 ,我这里有一张底版,底版上有什么?有什么用?(起点)
3 、幼儿进行操作 。
4、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排的?(有的小朋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的,有的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 ,真整齐。)
5、看PPT,师幼顺数和倒数1—10小结:每副扑克牌上都有四种图案,每张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游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 ,它还可以站立起来 。扑克牌可以是两个人 、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符合大班幼儿认知的年龄特点,同时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 ,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幼儿在扑克游戏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增长相关的数学知识 ,幼儿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效果比较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 ,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
2、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 、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体验到学习思维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 ,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活动准备: 课件 、拼图积木若干、小篮若干。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初步认识规律 。
1 、师幼互问好。
师:我发现咱们小朋友都是一些聪明的孩子 ,并且还是一些勤快的孩子。
师:那么,你们早上几点起床的呢?(六点半,六点 ,七点……)师:你们这么早就起床啦,是自己醒的,还是爸爸、妈妈叫醒的?(妈妈、爸爸 、自己、小闹钟)师:小朋友们想想醒来的时候 ,你在被窝里喜欢做什么动作?(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幼儿边说边表演) 。
师:那咱们把刚才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再来模仿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揉一个眼睛 ,伸一个懒腰再伸一个懒腰。(重复两次)师:这下我们可是真的醒了,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穿衣服)师:先穿哪件呢?(先穿上衣,再穿裤子 ,最后穿鞋子)师:我们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好不好?(幼儿答)师: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按顺序一样一样的穿。)师:那我们把小朋友穿衣服的顺序做一下吧!
师幼共同边做边说:上衣,裤子,鞋子 。上衣 ,裤子,鞋子,(重复两次)
2、师:下面我要给大家看样东西 ,你们看这是什么?(依次出示娃娃、衣服 、裤子、鞋子等)师:小朋友你们看,东东起床了!我们向他问好!(幼儿向东东问好并招手)师:现在,东东要穿衣服了 ,请小朋友告诉他穿衣服的顺序好吗?(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 ,每天都是按这个顺序穿的。)(教师按顺序将上衣、裤子 、鞋子贴出顺序图)师;第一先穿上衣,第二再穿裤子,第三再穿鞋子。那么你们看 ,这种按照一二三,一二三……的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引导幼儿按颜色和形状等规律排序 。
1、师:昨天,小白兔送给老师一条美丽的彩带。它是用漂亮的水果装饰的!(教师用图卡摆出水果的规律)(苹果,桃子 ,梨)师:刚才我们知道穿衣服有规律,那么,我们看看这些水果的排列有规律吗?(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和形状来找规律)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些水果的排列有两种规律 ,一种是按颜色,一种是按形状。我们可以给这些水果起上代号,苹果是1号 ,桃子是2号,梨是3号,这样又成了123 ,123……这样的规律了,我们把这种排序也叫做按规律排序 。
2 、师:(把水果拿下)我觉得,小白兔的彩带还可以更加的漂亮 ,不过这需要能干的小朋友用这些水果摆出不一样的规律。谁能做到呢?(示意幼儿举手回答)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摆规律,幼儿摆完后,教师带领全班幼儿进行点评,并举例告诉幼儿其他的规律。
三、请幼儿动手找规律 。
师:刚才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想试一试排列水果的规律 ,其实啊,不只这些水果能排出规律,我们的图形宝宝也很神奇!(出示三角形 ,圆形,正方形图形卡)你们看,它们是……?(请幼儿回答、)
师:这些图形宝宝能排列出很多很多的规律 ,你们想试一试吗?
师:那我们在哪里排呢?请小朋友们看!(房子)师:这是谁的房子?(小兔)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蘑菇)(小兔出来表扬幼儿真聪明)
师:原来呀,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你看多漂亮呀 ,还在门前修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可是小兔觉得小路光秃秃的不好看,所以它想用瓷砖装饰一下 ,你们愿意帮它这个忙吗?
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瓷砖呢?(图形)(教师再次出示图形卡提示幼儿)师:对了,但是小兔有个要求,必须要按规律铺瓷砖,并且用不着的瓷砖不能到处乱扔 ,要放到小篮子里,小朋友们能做到吗?(能)师:下面,请小朋友搬椅子坐回桌子上并且用用我们的图形宝宝来铺路吧!一定要记住按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的规律来铺 ,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能铺出与众不同的规律!(教师巡回指导)
四 、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规律。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学到的规律排序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可以把它排成顺序。(白天晚上、红绿灯)师:其实啊!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我们要按规律来做 ,像穿衣服就不能先穿鞋子再穿裤子,否则会带来麻烦,红绿灯就要求我们要遵守它的规律 ,否则就会发生危险 。
师:好了,今天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老师希望,下课以后 ,小朋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规律!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大班数学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3个数的连加连减,并能计算出得数。
2、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喜欢参加数学计算活动 ,体验活动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
活动准备:
1、教具:仿真人民币,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 ,人物胸牌,统计格,题卡 ,小票,红旗,奖品 ,购物篮,塑料袋6个。
2 、学具:仿真人民币,铅笔 ,操作册。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
1、师幼问好,走线。
师:小朋友们中午好!今天教师里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和她们打个招呼吧,好 ,打过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师了,转过来和陈老师做好朋友吧 ,陈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 。
师: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陈经理,今天特地来邀请小朋友去参加我们超市举办的“超市大赢家”的游戏比赛 ,想参加吗?
师:让我们一起先排好队,顺时针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脚尖亲脚跟 ,安安静静地走去超市吧。
2、线上游戏:快乐大巴
师: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还有玩具汽车呢!我们先来玩玩开汽车的游戏好吗?
师:这是一辆开往北京的“快乐大巴” ,被我摸过头的小朋友,请你们先上车吧。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就要开 ,嘟嘟嘟 、嘟嘟嘟,车上现在有几人?
师:小朋友,快坐好 ,我的汽车就要开,嘟嘟嘟、嘟嘟嘟,你们几个快上来 ,车上现在共几人?
师: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要到站 ,嘟嘟嘟、嘟嘟嘟,你们几个请下车,车上现在剩几人?
大班数学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探索 ,掌握物体的递增或递减排列规律 。
2、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3 、初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串珠若干 、各色圆珠若干 。
活动过程:
1、链接已有经验。
(教师身带一根有规律的项链)师:我脖子上带了一根有规律的项链,你们找找这根项链有什么规律呢?幼儿说出规律,如灰、红、灰 、红。
(出示黑板)师:我这里还有一条有规律的项链 ,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 。
请你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有规律的呢?
师: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呢?请你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穿一根项链。
2、幼儿自主探索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
(1)师介绍材料,提探索要求:
教师介绍材料 。
穿项链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玩好之后 ,把小椅子转过来坐坐好。
(2)幼儿分组探索递增 、递减的规律。(提供三组不同材料)
教师介绍递增、递减的规律。
3、讨论交流探索结果,学习递增 、递减规律 。
(1)引导发现递增递减规律
“红 黄黄 绿绿绿 ”里隐藏了三个数字,猜猜是哪三个?(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写出数字123)“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律再读一读。”幼儿集体把正确规律读出来:红黄黄 绿绿绿、、 、、、 、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三个数字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几?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增多的,就是递增。
这跟项链是按递增规律排列的 。
那“绿绿绿 黄黄 红”里也隐藏了哪三个数字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写出数字321),集体按规律读数字。这次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少几?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减少的 ,就是递减规律。
尝试通过提供的层次性材料,自主学习和运用递增、递减规律 。
4、评价幼儿操作情况,学习自查、互查方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 、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2、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
重点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难点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活动准备
玩具卡 ,教室中的小东西,价格牌,骰子,分类表 。我的数学操作材料 ,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各拿一张分类表 。第三人开银行,将钱币摆在桌子中间。
--幼儿轮流掷骰子 ,按骰子上的点数拿出钱币。
--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
2 、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
第五 、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能按照颜色、大小等属性将物品进行一一匹配。
2.在操作和游戏活动中 ,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
3.学习收拾学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重点: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难点:根据一一对应关系会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学具生日舞会卡片,操作单页第1~4页 ,分类袋,分类标签 。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教具中的3只熊,创设情境:今天3只小熊(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要去参加森林里的生日舞会 ,它们打扮的好帅气啊,都戴着美丽的领结,小朋友看一看它们的领结分别是什么颜色?
带领幼儿一起指出熊爸爸带的是蓝色领结,熊妈妈带的是**领结 ,熊宝宝带的是红色领结。
二 、操作探索
1.按颜色对应。
熊妈妈还为它们准备了3双鞋子,可是他们该穿哪双呢?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
教师出示教具中的3双鞋,并带领幼儿指出3双鞋子的颜色。
教师引导:那这3双鞋分别都是谁的呢?戴红色领结的熊宝宝配红色的鞋 ,戴**领结的熊妈妈应该配什么颜色的鞋呢?戴蓝色领结的熊爸爸呢?
请幼儿操作学具,拿出学具中相应颜色的鞋,分别摆在对应小熊的脚上。
2.按大小对应
教师:3只小熊还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击鼓表演 ,(教师出示教具中的3个鼓),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鼓的大小,它们分别对应哪只熊宝宝呢?
请幼儿从学具中找到相应的鼓 ,按照大小分别摆在对应的熊宝宝身上 。
探索交流: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交流小结:大鼓配最大的熊爸爸,较大的鼓配较大的熊妈妈 ,小鼓配最小的熊宝宝。
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中的熊宝宝、鼓和鞋分类后依次装入分类袋中,贴好自备的标签 。
三、拓展游戏
1.完成操作页第2页的活动。
请幼儿观察每个手影像什么小动物,把手影和对应的小动物连线。可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增加游戏的乐趣 。
2.游戏“碰一碰 ”。
教师带领幼儿2人一组玩游戏 ,一边念《碰一碰》一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轻轻地碰,以免撞伤。
碰一碰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鼻子碰鼻子。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碰哪里?肩膀碰肩膀 。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小手碰小手。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屁股碰屁股。
四、活动结束
请幼儿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一对一对的 。例如:碗和勺子 、牙膏和牙刷、杯子和杯盖、扣子和扣眼等。
你猜一猜,我有一个重要性的小伙伴 ,它是什么?它不是军营里的起床号,而是一只会唱歌的小闹钟。
说起来,我有一个贪睡早觉的不良习惯,只好请来小闹钟守候床头 ,每当早晨起床时,小闹钟准时把我吵闹醒,不再让我睡懒觉了 ,我便按时起床,洗漱 、吃饭、上学去,小闹钟真的帮了我的大忙 。
但事务有利就有弊 ,这是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闹钟,你不关闭它,它便每隔五分钟吵闹一回 ,而我在匆忙之中却总是忽略了它。当我上学走后,它没完没了的吵闹弄得妈妈心烦,妈妈只好帮我关闭它 ,长此以往,妈妈叨咕埋怨我不知道关闹钟是个不良习惯。
此时恰好学校倡导《十条道德好习惯》活动,对照检查,我决心改正不关小闹钟的不良习惯 ,让妈妈也高兴高兴 。
当妈妈再也听不到小闹钟无故的吵闹时,妈妈笑了,我也会心的笑了。
关于“快乐数学大班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将志鸣]投稿,不代表天才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capp.com/syzl/202510-990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天才号的签约作者“将志鸣”!
希望本篇文章《4分钟科普“白金岛跑得快怎样来好牌,推荐1个购买渠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天才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您好,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