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 ,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戏 ,深受广大玩家的喜爱。在这个游戏中,你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来赢取胜利,同时还能与其他玩家互动 。
在游戏中 ,有一些玩家为了获得更高的胜率和更多的金币而使用了开挂神器。开挂神器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在游戏中获得不公平优势的软件或工具。
如果你也想尝试使用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下载和安装:
软件介绍: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 。
2 、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 ,放在后台,既有效果。
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
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 、服务器维护故障、政/府查封/监/管等原因 ,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 。
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操作使用教程:
1.通过添加客服微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5.保持手机不处关屏的状态.
6.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首先确认你是智能手机(苹果安卓均可).其次需要你的微信升级到新版本.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 、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 ,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 ,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4、快速稳定,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肯定是土豪 。安卓定制版和苹果定制版,一年不闪退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对于一些专业的摄影者,他们拍出的照片十分好看,但初入摄影的你 ,可能还需要一些摄影基础知识的储备,才能把风景拍好。下文分享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1摄影入门知识总结
一 、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 ,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 ,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 ,通常称为“时滞” 。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 、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 ,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 。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 ,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 ,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 、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 ,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 ,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 ,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 、墙等 。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 ,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 ,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 ,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 、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 ,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 ” 。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 ,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 ,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 ,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 。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 ,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 ”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 ,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 ,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 。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 ,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 。“顺光 ”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 ,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 ,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 。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 ,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 ”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 ,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 ”。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 ,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 ,影调比较阴沉 。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 ,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 ”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 。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 、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 ”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 ,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 ”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 ,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 ,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21、光圈 、快门、感光度
光圈、快门、感光度,共同决定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
光圈是一个控制镜头进光量多少的一个装置 ,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f5.6),曝光量越多 ,画面越亮。
快门是控制外界光线照射相机感光元件时间的一个装置,快门速度越慢,意味着曝光时间越长 ,画面越亮 。
感光度也叫ISO,指相机对光线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 ,感光元件越灵敏,曝光量越多,画面越亮 ,但由于感光度相当于物理改变亮度,会有更多的噪点,从而影响画面的质量。
2 、相机的拍摄模式
很多人拿到单反相机时,不知道该如何相机上的每个按钮到底是什么意思。
尤其涉及到拍摄模式 ,更是感觉云里雾里,不会使用 。
其实,多数相机的拍摄模式通常是5个档位 ,分别决定不同的模式,就像开车有手动挡、自动挡、半自动档,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就可以。
全自动模式(A+):相当于“傻瓜式 ”操作 ,只需要按下快门,技能拍摄一张照片,所有的程序 ,相机会按照一定规则自动给你设计好。
程序自动P挡:也是相机自动设置各种参数,只不过需要人为设计曝光补偿,控制拍摄画面的明亮关系 ,适合抓拍,需要拍摄需要控制景深程度的照片 。
光圈优先A/AV档:人为控制光圈,快门速度 、感光度则由相机控制。
快门优先S/tv档:人为控制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由相机决定 ,适用于拍摄移动的主体。
手动模式M档:全部由自己手动设计曝光参数。如果你对相机已经了如指掌,可以用这个模式 。
3、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最简单易学,也是最不容易犯错的构图方法 ,将画面平均分成9块区域,在横竖两个线条4个交叉点上,放置主要拍摄的主体 ,则不容易出现错误。
而相对于比较常规的三分法构图,对角线构图则会突出拍摄主体的动感,从而让所呈现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4、背景虚化
很多人看到主体突出 、背景虚化的照片非常好看、美观 ,怎样才能达成这个效果呢?光圈大,景深浅,虚化的范围广;光圈小 ,景深深,虚化的范围狭小;
当我们想要虚化背景时,光圈就要调大,相机上的光圈数值要调小 。这样才能达成效果。
5、拍摄人物的边框
英国摄影师戈登·安德森曾说:为拍出上乘的人像作品 ,在按下快门之前,一定要考虑“眼神光”。
在拍摄人物时,尤其家庭合照有许多人物出现在画面中时 ,摄影师要主动引导家庭成员看向镜头,并且要找到眼睛里的光,千万不要飘忽不定 。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301 、认识相机
相机作为你摄影的工具 ,你起码要知道相机上的按钮的作用是什么?相机镜头上的标识是什么意思?而了解相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阅读说明书。
02、熟悉曝光
任何一张照片的详细信息中,都包含光圈、快门 、感光度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决定了照片曝光的好坏。因此 ,初学摄影就必须熟悉曝光三要素的使用 。
03、掌握测光
测光一直是大家学习摄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问题,测光的本质就是相机测试你想知道的地方的亮度,并为你提供一组拍摄参数 ,从而为照片提供曝光参考的依据。
一般来说,相机有评价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等测光模式,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进行拍摄,比较常用的是评价测光。
04 、了解光线
摄影是光的艺术 ,摄影师用光线涂抹照片,给照片上色 。因此,我们只有足够了解光线 ,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拍出好看的照片。
了解光线要从哪方面开始呢?首先要了解不同角度光线的“秘密”,其次要知道不同光位(侧光、逆光、顺光)下的拍摄技巧 ,最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拍摄中去。
05 、运用构图
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和构图有关。摄影构图的核心技巧就是先思考并确认照片的主体,大多数人构图失败的原因是完全凭感觉、碰运气去拍摄 。
当我们学习了几种最基础的构图方法 ,比如:三分法构图、三角形构图 、对角线构图等等,将这样灵活运用,你会发现拍出好看的照片一点也不难。
06、塑造色彩
摄影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 ,不管是自然世界还是人为世界,都充满了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色彩赋予了照片不同的情感魅力,所以想要拍得一手好照片,一定不能忽视色彩 。
触及灵魂的黑白照片、绚丽多彩的彩色照片 、颇有韵味的纯色照片等 ,都是摄影师通过色彩对景物的情感表达,学会运用色彩,你的摄影作品也会变得精彩!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内容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 ,对于才接触摄影不久的初学者来说,面对众多的相机参数设置以及拍摄模式的选择,常常感到没有头绪 ,不知道从何学起,下卖弄来看看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1一、曝光
摄影里的曝光简单的说就是指光线进入相机,并在相机里面的感光元件上留下影像的过程。而光圈的大小与快门速度的快慢决定着曝光量的大小 ,而ISO则是决定相机内感光速度的快慢 。根据光线进入相机的强弱,通常把摄影曝光分为正常曝光、曝光不足 、曝光过度三种。
曝光正常
曝光不足
曝光过度
二、测光
要想让所拍画面获得准确的曝光,那拍摄时的测光就必不可少 ,摄影里的测光是通过相机内置测光系统与外置测光表来实现的,由于外置测光表很少用到,现在所说的测光主要针对相机内置测光系统来说。
什么是测光,简单的说就是相机通过测光系统对所拍场景的光线情况进行测量 ,得出一个正确的曝光值,然后再根据这个曝光值来设定合适的光圈与快门,而这个测定曝光值的过程就称为测光 。以佳能为例 ,相机内置的测光系统分为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 、中央局部测光这几种。
三、对焦
对焦是拍摄中重要环节之一,拍摄时,要是对焦不准 ,拍出来的画面就是模糊不清的,就是通过后期也是无法修复的。相机的对焦分为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
平时我们在半按快门拍摄时 ,常常听到嘀的一声,这就是通过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对焦成功的提示 。自动对焦根据拍摄时的对焦次数分为单次自动对焦、连续自动对焦与智能自动对焦。
根据对焦范围又分为单点自动对焦 、局部自动对焦与多点自动对焦等。
四、光圈、快门 、ISO
光圈 快门 ISO可以说是摄影里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拍摄都是围绕这三个的变化来实现 。由于这三者的知识量比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来说 ,只讲解一下它们的各自作用,让初学者有个大概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所谓光圈就是镜头里的一组小铁片组成的一个可大可小的`圆孔。
它是用来控制相机进光量的多少 。而快门则相当于相机里的窗户上的窗帘,它是用来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而ISO则相当于相机里面的光线感应器 ,它的作用则是用来提高画面的亮度。ISO的最大问题就是数值越高,画面的噪点就越多 。因此在拍摄时主要是调整光圈与快门,快门越快 ,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光圈越大,相机进光量就越多 ,反之亦然。
五、安全快门
这个主要是针对平时手持拍摄来说的,所谓安全快门就是指手持拍摄时不会因为手部的轻微抖动而导致拍摄模糊的最低快门速度。而安全快门与所使用的镜头焦距密切相关,通常安全快门数值是拍摄时所使用镜头焦距的倒数 ,比如拍摄时所使用镜头焦距是85mm,那它的安全快门就是1/85秒 。而对于一些焦距标志不明显,安全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30秒。
六、景深
景深主要是针对光圈来说的 ,在使用大光圈拍摄时,画面背景的清晰范围比较少,虚化比较严重,而使用小光圈拍摄时 ,画面背景清晰范围就比较多,在摄影里,通常是把清晰范围称之为景深 ,像使用大光圈拍摄出来清晰范围少的画面,称之为大景深(浅景深),
大景深
而使用小光圈拍摄出来清晰范围大的称之为小景深(深景深)。
小景深
由于初学者对景深的不了解 ,常常把光圈大小与景深大小弄错 。这里有一个比较简单可以行的办法,就是在看一个画面景深的大小时,可以把光圈数值倒过来看 ,就能很容易区分景深的大小了,比如F4与F20,把数值倒过来 ,就变成了1/4与1/20,1/4比1/20要大,因此F4位大景深,F20位小景深。
七 、焦平面
相机上的这个标志就是焦平面 ,焦平面主要是针对对焦来说的,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焦平面想象成一个平面 ,在拍摄时,如有多个拍摄主体,尽量让他们处于一个平面内 ,这样才能保证同一个画面的多个拍摄主体都能拍摄清晰。下面是两张对比图,一看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2认识相机
相机作为你摄影的工具,你起码要知道相机上的按钮的作用是什么?相机镜头上的标识是什么意思?而了解相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阅读说明书 。
熟悉曝光
任何一张照片的详细信息中 ,都包含光圈、快门、感光度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决定了照片曝光的好坏。因此,初学摄影就必须熟悉曝光三要素的使用。
掌握测光
测光一直是大家学习摄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问题 ,测光的本质就是相机测试你想知道的地方的亮度,并为你提供一组拍摄参数,从而为照片提供曝光参考的依据 。
一般来说,相机有评价测光 、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等测光模式 ,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进行拍摄,比较常用的是评价测光。
了解光线
摄影是光的艺术,摄影师用光线涂抹照片 ,给照片上色。因此,我们只有足够了解光线,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拍出好看的照片 。
了解光线要从哪方面开始呢?首先要了解不同角度光线的“秘密 ”,其次要知道不同光位(侧光、逆光、顺光)下的拍摄技巧,最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拍摄中去。
运用构图
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和构图有关。摄影构图的核心技巧就是先思考并确认照片的主体,大多数人构图失败的原因是完全凭感觉 、碰运气去拍摄 。
当我们学习了几种最基础的构图方法,比如:三分法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等 ,将这样灵活运用,你会发现拍出好看的照片一点也不难。
塑造色彩
摄影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不管是自然世界还是人为世界,都充满了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色彩赋予了照片不同的情感魅力 ,所以想要拍得一手好照片,一定不能忽视色彩 。
触及灵魂的黑白照片 、绚丽多彩的彩色照片、颇有韵味的纯色照片等,都是摄影师通过色彩对景物的情感表达 ,学会运用色彩,你的摄影作品也会变得精彩!
初入摄影的你,有了这些摄影基础知识的储备 ,还怕拍不出好照片吗?这6类必备的摄影基础知识,后续我会一一详细讲解的,欢迎持续关注哦~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3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 ,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 ,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 、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 ,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
(3) 、两手上臂紧贴身体 ,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 ,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 ,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 ,则效果更佳 。
(2) 、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 ,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 。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 ,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 ,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 ,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使用微单相机必备的基础知识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内容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有条件在闲暇的时候去学习新的技能,学习任何东西都要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比如要想学会摄影,就要先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接下来分享的就是摄影技术基础知识内容。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内容1一 、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 ,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 ,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 ,通常称为“时滞 ”。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 、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 ,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 ,更难稳定相机 。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 ,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 、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 ,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 ,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 、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 ,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 ,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 ,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 、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 ,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 ,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 ,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
(2)散射光
在阴天 ,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 ,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 ”。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 ,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 ,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 。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 ,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 ”。“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 ,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 ,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 ,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 ”。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 ,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 ,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 ”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 。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 。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 ,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 。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 ,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 ”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 ,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 。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 ”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 、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 。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 ,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 ”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 ,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 。相对的,“反差弱 ”,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 ,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三、摄影的构图
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 、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 ,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 。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 、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 、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
1、构图注意事项
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 。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 ,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 、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 ,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
(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
(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 ,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
2 、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 、顶面及底面 。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 ,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 、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1)正面拍摄 。
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得呆板 。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
(2)侧面拍摄。
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 ,具有纵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 ,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 。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
(3)仰视拍摄。
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 。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 ,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还可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压逼感。
(4)俯视拍摄 。
俯视拍摄就是从上向下进行拍摄。在高处作俯视的拍摄可以将大范围的景物都拍下来,所以在广角的风景摄影中会经常应用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俯视拍摄方法,可以为主角带来一种纤秀的效果 。
3 、构图的“三分法”
“三分法”是由希腊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摄影者将其运用在照片的构图上 ,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和谐悦目的照片。具体做法是:用两条直线和两条横线将画面平均分为9个同样大小的方格 。拍摄时将主题放在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内容2曝光补偿在实拍中的典型应用
1增加曝光补偿拍出白皙皮肤的人像
对人像摄影来说,曝光补偿增加+0.3EV~+0.7EV,可以拍出漂亮的人像肤色。方法是针对皮肤来测得曝光值(尤其是使用点测光方式对皮肤进行测光时更为准确) ,再增加一定的EV值,可以使皮肤看起来更白皙。
以上仅针对拍摄美女、儿童而言,如果要拍摄老人或黑色、棕色皮肤的人种 ,或身处矿山 、煤井中的人,应该做负向曝光补偿,使其皮肤的色彩看上去更饱和、更深 ,以突出这类人群本身的年龄、人种、职业特性 。
2增加曝光补偿拍摄白云 、白雾、雪景
拍摄白色的云景与雾景不同于一般风光摄影,通常要拍摄的画面均属于高调类型,因此使用评价测光模式拍摄时 ,有可能会使画面变得灰暗,应该对画面中的雾气进行点测光并适当增加曝光补偿。
拍摄雪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雪的`亮度很高,如果按相机自己测算出的测光值曝光 ,会造成曝光不足,使拍摄出的雪呈灰色,所以拍摄雪景时一般都要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对曝光进行修正 ,根据雪景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通常需要增加1至2 挡曝光补偿。左侧展示了需要增加曝光补偿才能够拍摄出的美景 。
3减少曝光补偿使画面色彩更浓郁
曝光参数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很大,曝光越充分 ,画面中景物的颜色越明亮、轻淡,反之,如果曝光不够充分 ,则画面中景物的颜色会显得深暗 、浓郁。
因此,在正常曝光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曝光补偿 ,可以让拍摄对象的色彩看起来更加浓郁。
如果拍摄的是蓝天,则通过减少曝光补偿,能够使画面中的天空看上去更蓝;而如果拍摄的是花卉,则可以通过减少曝光补偿 ,使画面中花朵的色彩看上去更浓艳 。
4减少曝光补偿拍摄出背景深暗简洁的画面
在拍摄花卉、静物等题材时,为了使画面更简洁,可以使用点测光模式对准前景处拍摄对象相对较亮的区域进行测光 ,从而保证拍摄对象的曝光是准确的,然后通过对照片做负向曝光补偿,背景会因曝光不足而被压暗甚至成纯黑色 ,从而突显前景处的.拍摄主体。
5利用减少曝光补偿强调剪影效果
拍摄逆光作品时,通过曝光控制既可以表现出整体环境包括细节之处,也可以把画面处理成剪影的形式 ,前者需要增加曝光补偿,而后者则需要减少曝光补偿。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内容31. 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 ,光源越窄,光线越硬。
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 、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 ,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 。
小提示: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 光源越近 ,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 ,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 ,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 ,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 。
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
3. 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
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 ,从而达到柔化光线的目的。当云层遮挡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减少,如果有雾 ,阴影则会消失 。云层 、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非常广的光源 ,一个天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明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强烈的光线 。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
4. 在反射中漫射光线
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表面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 ,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
但是如果使用光面反光板,光线被反射后仍然会很窄 。镜子是一种极端的光面反光板,它反射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一样窄。
小提示:将一大块铝箔揉成团 ,展开后将亮面向外,包在一块纸板上,一块柔光反光板就做好了。虽然这种自制反光板的漫射效果不如白色磨砂反光板,但它能在照片中增加闪闪发亮的光点 。
5. 光源越远 ,光线的衰减越快,主体也越暗
这条规则指出,被摄主体的光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听起来有些复杂 ,其实很简单,举例说明:如果你将光源至被摄主体的距离增加1倍,那么落在主体上的光线只有距离增加前的四分之一。
换言之 ,光线会随着光源的远离而迅速衰减。这条规则我们应牢记,如果你准备移动光源或被摄主体,一定要改变光线的品质 。
同样还要注意的是 ,经过反射的光线其行进的距离也会增加,即使使用光面反光板也一样。
小提示:在天气条件很差的室外拍摄人像时应使用闪光灯(热靴或弹出式均可),这样即可以消除人脸部的阴影 ,也不会影响背景的曝光,因为闪光灯发出的光到达背景时已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1、曝光篇:光圈 、快门速度、ISO这些是干嘛的,如何控制曝光参数 。(1)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格式是F1/2.8 ,F1/8这样子。数字越小,进光量越大,画面越亮。进光量的多少跟光圈数值的平方成反比 ,比如F4的进光量是F8的4倍 。因为在摄影中,每增加一档的曝光,进光量增加一倍 ,所以标准的光圈分档是:F1.4,F2,F2.8 ,F4,F5.6,F8 ,F11,F16,两两各相差一档,最左边是最大光圈。光圈除了影响进光量以外 ,还会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也就是画面中清晰的部分就越浅 ,背景虚化就越厉害 。我们经常看到网上的背景虚掉,主体清晰的照片,就是用大光圈拍摄的。一般来说 ,拍人像、静物我们多用大光圈,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而拍风景则用比较小的光圈,比如F8 ,从而让照片的各个部分都是清楚的 。(2)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格式是1/2000s,1/50s ,0.5s,第一个曝光时间最短,最后一个最长,快门时间增加一倍 ,进光量也增加一倍,标准的快门分档是:1/4000s,1/2000s ,1/1000s,1/500s,1/250s ,1/120s,1/60s,1/30s ,1/15s,1/8s,1/4s ,0.5s,1s,2s,4s ,8s,15s,30s ,60s,最左边是最小快门。快门速度越快,捕捉的瞬间就越短。那么被摄主体在这段很短的时间内的运动就越少 ,同时拿相机的人的抖动也就越难被记录下来。摄影界有所谓的安全快门,就是说一般只要快门速度高于这个值画面就不会糊 。这个值是等效焦距的倒数,比如d5100上镜头焦距调到35mm ,等效焦距52mm,那么安全快门的值就是1/50s,比这个值再高 ,比如1/30s,就很容易会糊掉了。如果相机或镜头有防抖功能,那么还可以再降2-5档不等。比如55-200VR镜头的防抖差不多是4档,那么在200mm焦距时 ,等效焦距是300mm,不开防抖安全快门是1/250s,这个快门速度在室内或晚上一般拍出来都会太暗 。但是如果开镜头防抖 ,就能够降4档到1/15s,这个快门速度就可以满足大部分暗光拍摄的需要了。如果是拍小孩,因为小孩总是在动 ,所以快门往往要降到1/1000s以下才能拍到。(3)ISO是感光度 。感光度越高在同样的光圈和快门设置下,拍出来的画面也越亮。但是ISO越高,特别是超过一定范围后 ,成像的质量往往会变差,画面上会出现很多白色的噪点。大部分APS-C画幅的单反的ISO最好设置在800以下,好一点的像nex微单可以设到1600都还不错 ,差一点的比如600d可能只能到400 。ISO分档:100,200,400,800 ,1600,3200,6400 ,12800,25600。光圈提高一档,跟快门提高一档 ,跟iso提高一档的效果是一样的。(4)实际拍摄中如何设置曝光参数呢?一般来说,首先根据所需要的景深确定光圈,如果是拍人像和静物 ,一般用最大光圈,比如F1.8,如果是风景 ,就调到中等光圈比如F8,然后再将快门速度调到安全快门,比如如果是35mm那么等效就是50mm,那么快门就是1/50 ,再把ISO调到最低如ISO100 。如果要省事一点,那么拍风景可以把模式转盘调到P档,只要把ISO调低即可。
2、色彩篇:巧用白平衡和色温设置。(1)相机里面都有白平衡设置 ,有的甚至有色温K值设定。色温值设置越低,则白平衡补偿后实际色温越高,拍出来就越偏蓝 ,感觉越冷 。相反就偏黄,偏暖。一般拍雪景,雪山 ,多用低K值设定(如2500k)。拍夕阳,秋景则多用高K值设定(如7000k) 。(2)入门相机没有色温K值设置的功能的话,可以用阴天 、阴影来替代高K值设定 ,用白炽灯模式来提到低K值设定。
3、一些拍摄技巧。(1)找一个有人物有风景的画面,尝试用不同焦距和不同光圈拍摄,来体会焦距改变带来的透视关系的改变(比如同样是拍全身人像,用200mm要比50mm退后很多 ,透视关系就变了)和光圈改变带来的景深的改变 。(2)拍人像除了用大光圈标准镜头(50/1.8这样的镜头)以外,也试试看用长焦端离远了拍,人物和背景会被压缩在一起 ,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3)拍风景也是同样可以多试试长焦端。如果焦距不够,可以拍完了以后只裁剪画面中的一小部分,跟用长焦镜头拍的效果是一样的 。现在相机像素都很高 ,但是传到网上一般也就几百的分辨率,所以不用怕裁剪。(4)光线很重要,黑天前两个小时左右的阳光是最漂亮的 ,可以在这个时候在室外找个风景漂亮的地方拍人像,多试试看顺光、逆光 、测光的效果。这个时候也很适合去咖啡厅找个朝西的窗户坐下来,利用温柔的阳光和咖啡厅内部的装饰和摆件用大光圈镜头拍一些好看的糖水、半身人像和静物 。
关于“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绮易]投稿,不代表天才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capp.com/syzl/202509-736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天才号的签约作者“绮易”!
希望本篇文章《教程辅助!“小程序麻将有什么规律”(助赢神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天才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